【天下麻城人】武汉麻城商会:乡愁牵引 反哺归真(二)

图片

一代又一代麻城人,秉承“忠诚勇毅,敢为人先”的麻城精神,勇敢闯荡,奋力拼搏,他们中有政界精英、商业大咖、专家学者、科技达人……他们是麻城新时代的代言人。为深度展示在外麻城人士的创业历程和故土情怀,激励引导本地麻城人创新创业,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天下麻城人】全媒体访谈栏目,探访在外麻城籍创业人士,展现麻城在外儿女成长和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为家乡人民增添一份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发展动力,为麻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图片

郑学松:麻城走出的行业领航者


图片


郑学松,中共党员,湖北中培华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麻城商会副会长。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领域,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商业智慧,成为行业领航者,为家乡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郑学松出生于麻城木子店镇长岭关村,那里家家户户都飘散着米酒的醇香,米酒是节日与待客的必备佳酿。尽管孩提时代生活条件艰苦,但那段时光对他而言,充满了纯真与欢乐。求学路上,他肩扛课桌,徒步两公里往返家校,咸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从初中到高中,每一步都见证了他坚韧不拔的足迹。


学生时代的郑学松,商业智慧已初露锋芒。高中时期,他利用兄长留下的DV,在校园内开展摄影服务,从同学间的日常留念到毕业照的拍摄,不仅记录了青春的美好,也为他的创业之路积累了初始资本。进入大学后,他依托学校各类平台,与校外企业携手,涉足人力资源代理,并拓展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项目,自力更生解决了学业与生活的经济负担。毕业仅两年,他便在武汉购置房产,展现出了非凡的经济头脑与执行力。


图片


2015年,郑学松正式开启创业之旅,创立湖北中培华创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业务版图迅速拓展,至今在北京、安徽、河南、河北、十堰、江西等地均设有分公司,涵盖产业投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公司深度整合高校资源,为广大学子搭建实习就业、职业规划的桥梁。


图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这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郑学松敏锐地把握住这一时代机遇,参与多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市场招生与运营,合作的国家级事业单位项目超过20个、国家一级社团组织合作项目超过50个;其最有影响力的项目是2016年至今参与的项目,为教育部某直属单位职业技能在线学习项目全国一级授权机构,该平台打造国内顶尖的职业技能在线教育平台,至今已惠及超过70万名学员。


郑学松深知,创业唯有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2016年,国家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果断抢抓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他深耕现有业务,积极布局未来,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他注重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政府、企业、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这些努力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长,也为他赢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赞誉。


图片


图片


事业成功的同时,郑学松的赤子之心始终未改,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更是与日俱增。加入武汉麻城商会之后,他积极参与商会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慷慨解囊;2024年8月,他以个人名义发起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惠及麻城当地的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并与麻城招商部门深度对话,探讨家乡发展蓝图。他凭借在商界的影响力,积极牵线搭桥,引领多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关注麻城、落户麻城,为家乡产业升级和经济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0年,郑学松正式成为武汉麻城商会的一员,他将回馈家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扛在肩上。他与商会内的众多麻城籍企业家建立深厚友谊与合作关系,共同探索跨界合作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一系列业务合作与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各自企业快速发展,也为麻城乃至湖北地区经济注入新活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他深知,个人成功离不开家乡滋养与社会支持,始终将回馈社会、助力家乡发展视为己任。木子店老米酒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看到家乡老米酒产业逐渐兴起,他倍感欣慰。在商会中,他积极牵线搭桥,助力家乡老米酒产业拓展市场,希望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家乡的独特风味,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从麻城的一名追梦少年,到如今的企业领航者,郑学松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创业者在追梦路上的前行之路。他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激励着广大创业者勇往直前,不懈奋斗,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汪志超:建筑路上逐梦人 心系桑梓麻城情


图片


在武汉的建筑行业中,有这样一位逐梦人,他凭借着对专业的热爱与执着,在商海拼搏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同时,他又心怀桑梓,始终不忘回馈家乡,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就是汪志超,麻城市歧亭镇大塘村人,武汉宏博伟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麻城市志超商贸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汪志超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是在麻城城区度过的,麻城二小、华英初中和麻城一中,这些母校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蜕变。回忆起儿时,他的眼神中满是怀念:“那时候课余生活可丰富了,和现在孩子们学业压力大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我们有更多时间去玩耍、探索。” 从麻城一中毕业后,汪志超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考入了孝感学院,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谈及当初的选择,他笑着说:“其实就是出于兴趣,当时对土木工程具体做什么了解并不多,但在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这个专业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性,也越发热爱这个专业。”


2008年,大学毕业的汪志超踏入职场,加入了新洲新六建设集团。从基层的施工员做起,他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在施工现场,他总是最早到达、最晚离开,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凭借着这份努力和坚持,他逐渐成长为项目经理,并在集团市场部负责市场开发工作。每当看到自己参与测量放线的项目从一片平地拔地而起,建成高楼大厦,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然而,初入职场时的挫败感也让他记忆犹新。“那时候,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脱节,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还不如专科生,心里挺失落的。” 汪志超坦诚地说,“但我没有放弃,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慢慢地补齐了短板,对建筑工程相关知识也越来越熟练。”


2013年,怀揣着创业梦想的汪志超与几位同行好友共同创办了武汉宏博伟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业务主要是一些小型的装修项目,资金有限、人员不足,但他们没有退缩。“万事开头难,我们就是从小业务一步步做起的。”汪志超回忆道。


到了2018年,他全身心投入公司,公司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业务量不断增长,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的三人团队发展到如今拥有三十多名员工的企业。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从装饰装修逐渐拓展到房建、市政、钢结构厂房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一家综合性公司,并连续三届被评为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然而,近年来,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项目种类和数量精简,同类企业竞争愈发激烈,公司业务量出现了缩水的情况,这让汪志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但他始终坚信,只要坚持“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原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专做精,选好道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图片


在专注事业发展的同时,汪志超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加入武汉麻城商会后,他积极参与商会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捐资助学、爱心扶贫等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17年,他资助了三位大学生,当收到那几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时,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信中,学生们详细地讲述着在大学里的成长与蜕变,那些曾经看似难以跨越的学业难关,在他们的咬牙坚持和不懈努力下被一一攻克;看着这些感谢信,汪志超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初入大学、满怀憧憬的自己。“我没想到自己的一点帮助,能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影响,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也更加坚定了我做公益的决心。” 从那以后,汪志超更加关注贫困学子的成长与发展,他积极与商会成员沟通交流,共同策划更多的公益项目,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像这三位大学生一样,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却因经济条件受限而面临困境的孩子。


汪志超的父母在麻城,妻子在孝感,而他自己则在武汉打拼,常常需要在武汉、孝感、麻城三地奔波。尽管生活忙碌,但他对家乡麻城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归属感。每次回到麻城,那熟悉的街道、亲切的乡音,都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他在忙碌奔波的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家乡对我来说,是永远的根,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 汪志超深情地说。


图片


在建筑行业中逐梦前行,在公益事业中奉献爱心,在对家乡的眷恋中坚守初心。汪志超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属于他的精彩人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在建筑领域深耕细作,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也将持续关注公益事业,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同时,他对家乡的那份深情,也将激励着他为麻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