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征迁一线为“练兵场”,推动干部在实战中提能
沿江(合武)高铁麻城段建设是麻城建成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融入武汉都市圈的战略工程。在这场事关发展全局的征迁硬仗中,麻城经济开发区(黄金桥街道)勇挑重担,以征迁一线为“练兵场”,推动干部在实战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书写了“征迁提速”与“干部提能”的双优答卷。
“搭台唱戏”重使用
作为全市征迁任务最重的区域(涉及486户征迁对象),开发区(黄金桥街道)党工委将征迁战场作为干部培养的“主阵地”,构建“全员参战、全链培养”工作格局,组建由党工委成员领衔,部门科室人人参与的征迁工作专班,强化担当,确保责任压实到岗、任务分解到人。

在征迁前沿,除了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手”,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开发区(黄金桥街道)机关的22名年轻干部全部到征迁指挥部,承担档案资料管理、上门入户、政策解答等任务。多数人尽管是第一次接触征地拆迁工作,甚至还有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新招录干部,但却在高强度征迁工作中展现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
与此同时,党工委坚持“使用是最大的信任,最好的培养”,建立起“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机制和激励机制,今年以来,在征迁一线提拔表现优秀的干部11名,树立起鲜明的用人导向,营造出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多措并举”提能力
针对征迁工作任务量大、利益关系复杂、群众诉求多等特点,开发区沿江高铁征迁指挥部采取了“三维提能”措施,全面提升干部征迁工作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一是多次开展征迁政策培训会,围绕征迁补偿、人员安置、住房安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教学,让干部对政策“一口清”。二是建立“青蓝结对”机制,将3个拆迁片区分为若干个工作组,实行“老带新”搭档模式,每个组至少配备1名有征迁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与年轻干部结成“攻坚对子”,带领年轻干部召开群众大会、入户谈判,沉浸式教学,帮助年轻干部迅速成长。三是建立起“日会商+周复盘”的工作机制,周日及时研判讨论征迁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享征迁工作中的好方法,提升干部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既实现征迁效率的提升,又实现与群众打交道本领的提升。
“深入一线”转作风

“征迁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算数字,而是走出门去拉家常”,广大干部将办公场所搬到征迁一线,凭借着滴水穿石的耐心和久久为功的坚持,逐步消除群众的抵触情绪,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为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广大干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积极协调处置问题200余个;为方便群众办理手续、商谈签约,确保征迁工作进度不停,服务不断,开发区干部开启“5+2”“白+黑”的连续作战模式,在市级统一指挥和各片区专班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目前签约率已完成74.28%。
在征迁这场硬仗中,麻城经济开发区(黄金桥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的工作要求,强本领、比作风、讲担当,以真诚的关怀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以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保障了征迁工作顺利推进,为麻城“建功支点 建成中心”,为服务国家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贡献开发区力量。(蔡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