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建支点·委员在行动
聚力建支点,政协显担当。为贯彻落实省、黄冈市、麻城市“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精神,充分展示政协组织积极投身项目建设的担当作为,由市政协主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聚力建支点 • 委员在行动】栏目,以宣传政协履职实践、委员履职风采为重点,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讲述政协故事、传播政协声音、展示委员风采,努力为全市大干“项目建设年”凝聚最强合力,欢迎大家积极关注。

雷晶:青春为笔 乡土为纸 绘就油茶小镇振兴美图

走进顺河镇,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油茶林是最动人的景致。枝头饱满的油茶果,被当地百姓亲切地唤作“金果子”,如何让这漫山的“金果子”成为解锁乡村振兴的“金钥匙”?90后麻城市政协委员、顺河镇党委副书记雷晶,以青春为笔、以乡土为纸,用深耕油茶产业的履职实践,写下青年干部的初心答卷。
沃土藏“金”:接过产业发展接力棒

顺河镇“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注定了油茶与这片土地的深厚羁绊。油茶耐旱耐贫瘠,在丘陵坡地扎根生长,既为库区筑牢生态屏障,又为百姓开辟增收路径,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经济树”。自上世纪90年代起,历届镇党委、政府便着力推广油茶种植,经过近三十年接力培育,如今全镇油茶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成为当地最具潜力的特色富民产业。

但“大产业”背后仍有“小烦恼”: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弱、品牌效应不突出,这些问题让油茶产业的富民效能未能充分释放。 “油茶是顺河镇老百姓的重要收入,我们有责任接过这个接力棒,把油茶产业真正变成我们镇里的支柱产业,真正发挥它的联农带农效益。”谈及油茶产业,雷晶眉飞色舞,目光坚定,浑身散发着一股独特的光芒。
筑巢引凤:打造产业融合新平台

顺河镇既是油茶之乡,更是红色热土,“红绿融合”的发展底色,为油茶产业升级提供了独特优势。雷晶深知,产业要提质,龙头是关键。镇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赶赴河南光山、湖南衡阳等油茶产业标杆地区取经,带回油茶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打造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成为当务之急。为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雷晶全程跟进园区建设。如今,占地约25亩的产业园一期已建成投用,五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更贴心的是,镇便民服务中心直接搬进园区,人社、工商等部门现场办公,企业办证、招工等需求“一站式”解决;配套建设的宿舍楼、食堂、儿童托管中心,为职工提供免费食宿和托管服务,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安心就业。
“目前入驻的四家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服装加工企业各占一半,与纯油茶产业园的初衷还有差距,我们肯定有压力,但是不会放弃。”站在园区服务中心,雷晶信心十足。
履职为民:以提案为笔绘就富民图
连续三年,雷晶的政协提案都离不开油茶产业,2025年,她提交的《关于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

提案办理过程中,雷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如组织种植大户、合作社代表与职能部门座谈,明确“良种培育、技术培训”的扶持需求,邀请农业专家进行实地指导。顺河镇种植大户邓师傅说:“林业部门会帮我们进行低产林改造、整枝,政府会发一些肥料,教我们一些种植技术,每年面向种植油茶的农户发放一些奖补。”
“油茶是顺河老百姓的钱袋子,联农带农的效益必须扛起来。”这是雷晶常说的话。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沃土生金:红土地上的新期盼
秋雨过后,园区二期项目的施工现场略显泥泞,雷晶深一脚浅一脚地查看工程进度。“顺河是红色的热土,这里油茶产量大、品质高、园区配套全、服务好,我们真诚欢迎各位投资者前来考察洽谈!”谈及油茶产业未来,雷晶诚意满满。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油茶林上,也映照着雷晶年轻而坚毅的脸庞。这个扎根红土地的90后政协委员,正用青春与担当,让漫山的“金果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也走进顺河百姓的幸福生活里。这片红色热土,正朝着“产业融合的富民强镇”目标阔步前行。(李伊琳、樊光宾、罗浩、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