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麻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便利性、降成本的发展思路,积极为各方市场主体办实事,“电子保函替代服务”、“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等多项举措全面开花,进一步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逐步向智能化飞跃,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564个,比2020年增加了115个。
“零费用”降低企业成本
2021年2月,该中心全面推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替代机制,用“数据跑”代替“人工跑”,投标保证金从申请、开具、传输、管理、运用到退还6大环节均实现网络办理,有效解决投标保证金收退手续繁琐、资金量大且占用时间较长等堵点、痛点问题,累计为投标人释放资金800多万元。2021年3月,停止收取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投标人“零成本”参与竞争。已有210多个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没有收取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共计为参与项目的3000多家企业释放资金3.85亿元。
“不见面”提升采购效能
加速推进政府采购“不见面”电子交易平台建设,2021年8月,全面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覆盖、常态化。政府采购开、评标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在线可视、实时互动、全程可溯、电子归档,打通了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供应商摆脱时间、地域限制,“足不出户”即可随时在线投标,还可通过企业微信随时关注项目交易进程和结果,促进良性竞争,激发市场活力。2021年已经完成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项目138个,依据往年同期政府采购交易数据及物价水平推算,一年将为供应商节约包含交通费、食宿费、纸质标书制作费等费用的成本约800万元。
“云评标”营造阳光环境
该中心依托湖北省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加强与市内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对接,让身处不同地点的专家通过系统同时在线完成评标工作。今年以来已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64个,项目规模达到132884.9152万元。其中主场项目47个,客场项目17个。2021年已完成项目中达到远程异地评标标准的项目有58个,已完成47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率达到81.03%,居湖北省第三位。中心已与丹江口、宜昌、襄阳等16地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了部分项目专家人数不足、评标路途遥远等问题,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从源头上杜绝可能产生的腐败风险,确保评标工作安全、公平、公正,提高项目整体质量。
“深融合”打造服务品牌
该中心积极打造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品牌,将主动作为和创新意识融入公共资源交易场内服务工作。建立绿色通道,健全容缺机制,对政府投资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开标时间、场地,最大限度压缩交易周期。成功为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建设项目工程和麻城市龙池桥西畈小学食堂工程等一批重要民生工程开辟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提前进入招投标程序,为推进项目建设提供服务效能保障。开展党员“上门服务”“专项服务”“联动服务”活动,精准保障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石材铁路专线白果河特大桥工程、供热管网工程项目等重大、民生项目的顺利推进。 (夏晓玲 冯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