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政府发文表彰第三届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百佳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建设先进工作者,阎家河镇石桥垸村榜上有名。
“从之前的省级文明村,到去年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再到今年的全省百佳村委会,每一份荣誉的获得都非常不容易,这既是对我们村‘两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只有努力干得更好,才能不负党委、政府的期望。”石桥垸村党总支书记徐永新看到获奖消息后激动地说。
石桥垸村以“光黄古道”之古石桥而命名,距市区4.5公里,版土面积8平方公里,辖22个自然垸。近几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农旅结合、富民兴村”的发展理念,乡风文明和谐有序,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形成了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
制度建设有遵循
村民自治展活力
该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4个中心党小组,以中心党小组为单位向垸组延伸,发动群众参与自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自治条例》依法治村,深入推进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和村务公开“阳光工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如选人用人、项目建设、惠农政策等,每月进行公示。
2021年村“两委”换届完成后,及时推选出了由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等下设机构,保障村民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村“两委”团结协作,带头落实“五个协商”“四个自我”制度。通过党小组会、塆组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村民参与自治热情高,村庄治理和谐有序。
“原来我们村办红白喜事都爱讲排场,搞得热热闹闹的,很有些铺张浪费,自从有红白理事会了,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都简办,不搞攀比,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减轻了负担,整个村的风气也好了。”该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徐定超说。
文化润心有底蕴
乡风文明促和谐
在发展乡村、建设乡村过程中,该村坚持党员引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坚持文化润人心,弘扬主旋律,不仅让村庄美起来,更让人心美起来。
该村以麻城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旧址为载体,以三国时期大将毛玠建水寨为依托,深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古城文化,打造“中国传统村落”徐家寨,重建徐家麟故居,重现光黄古道凉亭——荷风柳韵亭和柏举之战指挥所——吕阳城楼,修复丁家水寨,传承英雄儿女守护家园的红色基因。该村坚持传承孝善文化,将孝善文化融入乡村治理中,连续十多年组织开展“孝善之星”、“孝爱模范”评选活动,通过村民评议道德楷模,树立尊老爱幼的典范,“敬老爱幼、健康向上”的村风湾风民风蔚然成风。
美化环境有格调
优质服务树形象
该村是美好环境与共同缔造首批精选试点村,坚持践行“五共”工作法,通过“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三带”治理模式,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组织体系,开展“四清四化五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落实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积分试点,促进村规民约的遵守和落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走进村部,目光所及是整洁干净的办公环境,是一目了然的各项便民服务,是摆放整齐的一排排书架,还有党群齐心干事的和谐场面。“现在到村里办事蛮快的,分分钟搞定。干部很热情,业务也精通。别看这小伙子年轻,上岗时间不长,处理事情干练着哩,我的80岁高龄补贴就是他帮忙办好的。”该村80多岁的老人肖美香指着村干部周建峰乐呵呵地说道。
屋门口的生态塘,整洁便民的新公厕,充满欢乐的小广场,热情干练的村干部,笑呵呵的村民……美丽和谐、善治有为的石桥垸村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朱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