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
湖北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座谈会召开
会上宣读了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
关于表彰2025年湖北五一劳动奖
和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的决定》
麻城吴宏文、雷雨田
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这份沉甸甸的奖章
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辛勤付出的肯定
更是对麻城劳动者拼搏精神的褒奖
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
用实干诠释新时代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吴宏文
心怀仁爱,躬耕教苑
1993年,吴宏文扎根麻城三中,探索“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多方交流-实践应用”物理教学模式,创立“全员导师制”,带领教师结对帮扶学生,建立137份爱心档案。他推行“教师幸福工程”,首创麻城普高首所“家长成长学校”,开发10门家庭教育课程,组织教师家访2600余次,家校矛盾率下降82%。任内学校焕发新貌,个人获“麻城市劳模”“黄冈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智慧育人,区域教改
2010年任麻城市教科院院长,提出“多元并举,区域教改”理念,全年听课118节、视导68所学校,推动形成麻城教研生态场:二小国学诵读、思源学校感恩教育、实验高中项目组学习等特色百花齐放。
2013年调任麻城实验高中校长,面对高考仅2人过一本线的困境,推行“五个重构”策略,建立三级课程体系,6年内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跃升至231人,学校成为黄冈普高教研样板。
心怀大我,领航一中
2019年执掌麻城一中,以“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为路径,制定五年规划,创新管理机制。
育人体系:构建“红色德育+绿色智育+蓝色心育”三维模型,形成“一核两翼三级四维”德育体系,推行德育学分制,学校获“全国青少年心理辅导先进学校”。
教学改革:打造“一二三四五”高效课堂体系(1中心、2落实、3关注、4要素、5步骤),编写《导学案》等校本教材,培养5名正高级教师、10名学科带头人,成立4个名师工作室。
区域辐射:牵头组建“麻城一中联校”,辐射城区乡镇4所高中,2年共享精品课程312节,培训教师800人次,形成“中心校引领-资源池共享”协同模式。
办学成果
任内麻城一中实现跨越式发展:5年38人达清华北大线,特殊本科上线率超75%,两夺黄冈市理科状元,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吴宏文个人获“黄冈市五一劳动奖章”“黄冈市卓越校长”“湖北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从乡村教师到名校掌舵者,吴宏文以教育情怀与改革智慧,书写了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正如他所言:“教育是点燃生命的火种,需以温度、阳光与理想照亮每个孩子的未来。”
雷雨田
近年来,麻城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雷雨田始终秉持“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职业信条,将个人成长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在新闻战线的“马拉松”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用青春脚步丈量时代脉搏,在项目建设宣传主战场书写媒体人的责任担当。
精业铸魂:用专业精神夯实舆论引导基石。踏入媒体行业起,雷雨田便扎根新闻采编一线,主动拜资深记者为师,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在日复一日的自我锤炼中,他从青涩新手成长为业务尖兵,用“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练就"铁肩妙手著文章"的本领。2023年12月,在荆门举办的“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中,雷雨田凭借扎实功底和临场智慧,从全省广电精英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媒体运营师赛项桂冠,为麻城融媒赢得荣誉。
创新破局:以媒体融合驱动传播效能提升。面对新媒体浪潮冲击,雷雨田参与发起青年读书班计划,构建“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机制,带领团队在媒体融合赛道上加速奔跑。在杜鹃花节赏花直播中,他创新采用“云赏花+慢直播+电商带货”模式,单日点击量突破百万;策划系列直播带货活动,助力麻城优质农特产品销售,成功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为地方经济建设注入新动力。
使命担当:做重大历史关头的奋进者。他以新闻中心为战场,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及时传递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用“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镜头,真实记录人民战天斗地的壮举。雷雨田推出的一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央媒、省媒联动推送,全网阅读量突破千万,为稳定社会预期、凝聚合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媒体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
逐梦前行:在项目建设浪潮中绽放青春光彩。站在麻城打造“三区一中心”的关键节点,雷雨田正带领团队深度参与“城市宣传能力提升工程”,他以“拼抢实”的作风,将项目建设年的奋斗精神融入每一次采访、每一场直播,在服务麻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以先进为榜样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