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头雁”集训营(第一期)成功举办​

4月21日—25日,由麻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大别山乡村发展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麻城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头雁”集训营(第一期)外训顺利举办。本次外训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聚焦“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一核心问题,重点考察学习江苏南京,浙江杭州、湖州、义乌等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合作社经营、乡村治理”等经验。近40名党组织书记参加集训。

本次江浙外训活动五天行程中,参训人员跨越四城七村,在江苏、浙江等地的青山绿水间,从黄龙岘的茶香氤氲到顾渚村的民宿繁星,从青山村的碧水清泉到何斯路村的书声琅琅,参训学员以脚步丈量振兴之路,以热忱汲取经验之光。

丰硕农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该农场前身为一家养殖企业,通过不断转型升级,逐步成为一家占地面积300亩,集农业生产、观光体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企业。该企业以“农业+”的发展模式,品牌化运营,年客流量达15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创业就业,灵活用工5000余次。

“丰硕农场和我们闵家集村乡村振兴产业园有很多相似之处,学习以后有三点感悟:要开拓思路、要转换思维、要借鉴好发展理念,把闵家集村乡村振兴产业园打造得更好。”南湖街道闵家村党总支书记孙正球说道。

永安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东北部。该村95%以上的耕地属于基本农田,为破解土地性质制约发展的难题,永安村以水稻种植为核心,主推“浙禾香2号”优质水稻,依托东苕溪水系和北湖湿地,形成了“稻田+水系”的生态景观。2019年成立村属企业杭州稻香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通过市场化运营,打造“禹上稻乡”项目,举办开镰节、丰收月等活动,吸引客流,带动民宿、研学、农家乐等业态发展。推出“稻田认养”和“共享菜园”,结合线上监测系统,实现订单农业与体验经济相结合。联合周边7个村成立“强村公司”,推动区域资源整合与品牌输出,探索强镇公司模式,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这次江浙地区的外训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特别在永安村,他们村与我们兴隆寺村比较契合,以基本农田和种植水稻为主。我看到永安村把粮食品牌推向了市场,使农户和村集体很受益。回去之后,我们要把铁门的大米、再生稻多加宣传推向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它,实现品牌价值。”铁门岗乡兴隆寺村党总支书记朱东祥通过学习,思路更清晰。

据悉,麻城市“头雁集训营”活动包括1期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集中培训班、4期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外训班和6期“整村运营365问”沙龙活动,是麻城市委组织部围绕全市中心大局,聚焦“项目建设年”,实施“锻造过硬队伍”行动“头雁领飞”工程,解决村(社区)党组织存在的“立无标杆、学无榜样”,目标不清、定位不准,发展无方、措施不力等问题,为支点建设提供过硬队伍支撑的培育体系尝试。

此次外训采用“读、看、听、思、讲”多形式、闭环式学习模式,学员通过提前预习、现场考察与沟通、面对面经验分享和问答交流,集中深入探讨村庄发展痛点、难点,与发达地区书记建立联系,开展村庄结对交流合作,打开乡村发展的思路,拓展认知边界,树立发展信心。通过现场考察和专题分享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提高了外训效果。(鲁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