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天治?麻城中医特色服务贴身更贴心

反映社情民意,推动民生改善为深入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社会民生,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辟【民生大视野】栏目,通过节目访谈、专题报道、网络直播等形式深入调查和采访,聚焦民众关切,从民之诉求出发,倾听民声、传递民情、纾解民忧,敬请关注!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近日,记者走访了麻城多家医院,看到各中医科室、治疗室里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为患者敷贴三伏贴,进行三伏灸等中医特色项目……一场以“冬病夏治”为核心的养生“健康热潮”,在麻城各医院悄然升温。


市妇幼保健院:伏前加强,为健康打头阵


图片


“孩子容易感冒咳嗽,去年贴了以后有效果,听说伏前贴能‘固阳气’,所以今年特意提前来贴。”7月16日,在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的儿童贴敷室,翟继芳正带着她家的两个孩子贴“儿童伏前加强贴”。


图片


伏前加强贴是中医“冬病夏治”中,在三伏天正式开始前使用的穴位贴敷疗法,其核心功效围绕“未病先防”和“扶正祛邪”。该院从710日起就推出了“伏前加强贴”服务,以妇女儿童为主体,针对不同群体不同病症推出不同的敷贴。女性以暖宫贴为主,聚焦宫寒、痛经、产后体虚等问题,采用“温经散寒”配方,贴敷关元、气海等穴位;儿童则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胃虚弱、过敏性鼻炎等病症,调整药物浓度,贴敷时间缩短至1-2小时,避免损伤娇嫩皮肤。此外,针对成人关节疼痛、失眠、脾虚湿重等病症也推出了专门的敷贴疗法。


图片


“伏前加强贴是‘冬病夏治’的‘预热’,能提前激发阳气,为后续正式三伏贴打基础。”中医科医生余武介绍,截至7月19日,已有200余名患者完成伏前贴敷,“不少妈妈反馈,孩子贴后胃口好了,感冒次数减少了。”


市中医医院:入伏“人气爆”,十年老患者见证“坚持的力量”


图片


入伏首日,记者来到市中医医院的门诊大厅里,看到排队贴三伏贴的人络绎不绝,医院还贴心为市民准备了消暑饮品酸梅汤。


图片


“我患有老慢支,已经连续来这里贴了10年了。以前喘气声音很响,现在好很多了。”中医医院三伏贴治疗室里,80多岁的葛大爷正在贴三伏贴,他是医院的“老常客”,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每年冬天备受折磨,当初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医院贴三伏贴,没想到贴了以后当年冬天症状确实减轻了,从此以后,每年都会来这里贴三伏贴。


图片


据该院脾胃科、肺病科主任汪憬介绍,入伏当天是三伏贴、三伏灸的“黄金节点”,医院早上七点开始就已经有多位患者排队等候。“我们采用‘辨证论治’原则,针对不同病症定制贴敷方案。主要针对呼吸道疾病、脾胃虚寒这些慢性病做些治疗,起到预防、减轻冬天发病的情况。”当天,前往该院贴三伏贴、做三伏灸的患者有300余人。


人民医院:多科室“联动”,三伏养生覆盖全人群


图片


720日,在市人民医院的康复科里,年轻的妈妈正带着孩子在大椎穴贴三伏贴,提升小孩免疫力;中医科综合治疗室里挤满了排队等候贴三伏贴的人,医护人员一边制作三伏贴一边为患者敷贴;而在楼下的中医特色护理门诊里,每个房间的病床上都躺满了做督脉灸、火龙灸的人。


图片


今年,市人民医院为切实做好“冬病夏治”工作,组织多个科室开展“联动”,推出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病症的多样化需求,使三伏养生能够覆盖全体人群。其中,中医科主要面向贴三伏贴的患者群体,聚焦于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康复科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来增强治疗效果;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则秉持“辩证施治”理念,开展火龙罐、督脉灸、虎符铜砭刮痧、耳穴贴压等中医特色项目。


图片


今年来的很多患者是去年的老患者,他们的父母、孩子也都带过来了。希望更多市民能认识到中医的魅力,通过‘冬病夏治’守护自己的健康。中医科主任陈利民告诉记者。据悉,入伏当天,前往该院贴三伏贴、做三伏灸的患者有360余人,较去年显著增长,且覆盖群体也更加广泛。(朱秀、曾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