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麻城的底色是红,根脉是红,灵魂是红。红色,是这片热土最鲜明、最深厚的印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保护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特开设【麻城红色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专栏,让沉淀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活起来、传下去。





大家好!我是麻城市红色讲解员丁丽芸。眼前这条粗粝斑驳的绑腿带,边缘磨损处泛着毛边,却缠绕着陶子荣一家三代军人的忠诚,它是百年军魂的缩影!
时间回溯到1934年6月的一次突围战。敌人围剿的枪声撕裂夜幕!时任红28军卫生队长的陶子荣,用一条绑腿带,将出生仅29天的小儿子捆在胸前,背上趴着不到4岁的大儿子。她的身后,是18名伤病员。危急关头,陶子荣解下大儿子,让他朝相反方向跑,逃一条活命!不料,一颗子弹呼啸而至,大儿子瞬间倒下!陶子荣强忍悲痛,赶忙跑去将孩子藏进刺丛。伤员们悲愤的要与敌人拼命,却被陶子荣死死拦住。
她说:“活着,只有活着,才能革命!才能报仇!”当他们筋疲力竭,躲进一个石洞时,洞外,敌人的枪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就在这时,怀中的婴儿,突然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陶子荣拼命地摇晃、安抚、低声哀求,没用!哭声像尖锥扎进耳膜!眼看敌人逼近,她颤抖着抬起那只曾无数次抚摸孩子的手,捂在了亲生骨肉的口鼻上!孩子的小手无力的挥舞,小脸憋得通红。陶子荣咬紧牙关,泪水模糊了眼前的一切。直到敌人走远,她松开手,孩子已经没了气息。一天内痛失二子!然而,翻开她的自传,我们看到的是超越苦难的钢铁信仰:“我参加革命后,对党是忠诚的。我年轻时为革命献出了青春,流过血,受过伤;献出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大儿子和小儿子为革命牺牲,虽然我没有儿子了,但是,我的心是向着党的。”
这剜心剔骨之痛,伴随了陶子荣一生,“从此我再也没有儿子了”。失子之痛如山崩海啸,却丝毫撼不动她对党的赤胆忠心!她用世上最沉重的牺牲,换来了18名伤员的新生!这些战士后来重返战场,有的成为战斗英雄,有的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而陶子荣,绑着这条浸透血泪的绑腿带,继续在大别山烽火中前行!她的两个女儿,也相继成为红军战士和新四军战士。
1943年初,大女儿高先兰随新四军2师干部团赴延安学习,将3个月大的女儿李平留给父母。一别12年,生死两不知。但绑腿带的使命从未终结。1961年,陶子荣外孙女李平应招入伍南海舰队文工团,姥爷高守松用这条绑腿带捆扎行李,送她入伍!60年风雨相伴,它早已超越物件,成为血脉的纽带,信仰的传承。
绑腿带无言,军魂永长存!这条绑腿带,是陶家三代人守护的初心,也是麻城7万红军的精神缩影!它从“三条半枪闹革命”的烽烟里走来,裹过初生婴儿的柔软,承过滚烫热血的沉重,托起革命胜利的荣光。每一次凝望,都是灵魂的叩问:何为红色江山?是麻城漫山杜鹃以英魂滋养的鲜红,是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中百炼成钢的军魂!更是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必须系紧的忠诚与信念,必须永远弘扬的大别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