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更是万家灯火。【麻城教育新视线】愿以笔为媒,记录奋进者的足迹,传递探索者的声音,让每一份教育理想都能被看见,让每一簇育人之火都能照亮更多角落。在这里,读懂政策;在这里,看见成长;在这里,找到答案。欢迎投稿,期待您的参与。【麻城教育新视线】与您共育未来。

市幼儿园:变 “带娃难” 为 “放心托”
暑期带娃难是双职工家庭的普遍困扰。今年暑假,市幼儿园精准回应家长需求,率先推出暑期公益托管服务,以专业照护与丰富课程打造“夏日乐园”,既解决家庭燃眉之急,也为孩子成长助力。
暑托班以“玩中学、趣中长”为核心,设计特色课程,吸引众多孩子参与。体智能活动强健体魄,创意艺术课程提供释放想象的空间,绘本阅读让孩子们进入故事世界,科学探索激发好奇心。这些动静结合的活动,使孩子们远离电子屏幕,在培养兴趣、拓展视野和增进友谊中度过假期。
暑托班犹如一场“及时雨”,精准解决很多双职工家庭的“带娃焦虑”,不仅让他们腾出时间,安心工作,更让孩子在暑期里有一个安全可靠的港湾。

市幼儿园公益暑托班为期1个月,以 “安全第一、快乐相伴、能力提升” 为宗旨,每日8小时托管时间与家长工作节奏无缝衔接。从晨检、午间健康巡查,到规范餐点供应、严谨离园交接,各环节细致入微。
市幼儿园园长陈冬香告诉记者,安全是底线,也是该园暑托服务的重中之重,园区配备了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生活老师,安全管理标准与学期内完全一致,还针对暑期特点,在防溺水、防暑降温等方面做了更细致的预案。(毕静 杨佳淳)
城西社区爱心托管班打造“夏日乐园”
城西社区在龙池桥街道团工委指导下,开设为期一个月的爱心托管班,有效破解暑期“看护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走进温馨的“小课堂”,随处可见孩子们沉浸其中的快乐身影。大学生志愿者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特点,精心设置象棋、阅读等课程,同时全程跟进课业辅导,耐心引导孩子们完成暑期作业、解答疑惑、巩固知识。志愿者颜帅表示 ,能把自己的专业和孩子们的兴趣结合起来感觉特别好。

丰富的课程安排让孩子们既学到新技能、培养了兴趣,又锻炼了社交能力,实现“安全守护、学习巩固、兴趣培养”多重目标,让暑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开办爱心托管班是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社区从场地选址到志愿者筛选都严格把关,就是要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上。(林升 毕静 汪欣悦)
麻城第十一小学教师暑期“家访”变“佳话”
炎炎夏日,温情不减。市第十一小学的教师们每天奔波在暑期家访之路上,将学生在校的点滴故事带进家门,面对面与家长共谋幼苗茁壮成长之策。

7月30日,记者跟随十一小教师张丽等来到开发区西城村胡明霞、张丽萍等同学的家中进行家访。
他们向家长细致反馈孩子在校表现——从“课堂积极举手”到“作业习惯需引导”,从“乐于助人”到“勤于思考”,也坦诚交流需要提升的方面,如专注力、习惯培养等。家长们认真倾听,家校合力拼出孩子更完整的成长画像。

针对学习困难生,教师现场答疑解惑,量身定制学习计划,鼓励其保持学习劲头、坚持锻炼。对于家庭教育困惑,教师们则耐心指导,建议丰富亲子活动、关注心理健康,传递科学教育理念。针对防溺水工作,教师们反复叮嘱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确保“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为每个家庭加装“安全防护罩”。(丁龙 彭兆杰)
光影课堂 寓教于乐
这个暑假,《南京照相馆》以其独特视角和深刻内涵引发广泛共鸣,与其他同类影片共同构筑起暑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光影课堂”。

记者在麻城中影国际影院里看到,《南京照相馆》的上座率已近七成。影片通过一家照相馆在南京沦陷前后的命运变迁,以小人物的悲欢折射民族苦难与坚韧精神。当镜头扫过一张张照片背后曾是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战争而破碎时,不少观众眼角湿润。
记者现场采访了几位观影的大学生,大家一致表示 ,每一张照片都是悲壮的历史,让大家真正懂得了勿忘国耻的意义。作为学生,要牢记历史,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观众的热烈反响,直接体现在亮眼的票房数据上:节节攀升的观影人次、屡创新高的单日票房,都印证着影片引发的巨大共鸣和观影热情。这个夏天,爱国教育正悄悄融入假期,在光影里生根发芽。(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