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拆迁协议的郑重落笔,合武高铁歧亭段红线范围内的征迁工作宣告全面完成,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合武高铁歧亭段全长8.053公里,途经五个行政村。自征迁工作启动以来,歧亭镇便将其视为服务国家战略大局、赋能地方长远发展、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的头号工程,举全镇之力高位推进。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诉求多元的复杂局面,该镇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研判,从各条战线精挑细选骨干力量,迅速组建起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征迁“尖刀班”。针对拆迁户的具体情况,实施“一户一策”的精准策略,完满完成征迁工作。
实干为要 破解征迁难题
针对拆迁户的不同诉求和实际困难,团队沉到一线,逐户“把脉问诊”。是担心安置补偿标准的,就拿着政策文件和计算器,一笔一笔算清经济账;是故土难离情感深厚的,则耐心倾听诉求,反复沟通疏导,带着他们看规划、选新址。
对于拆迁户反映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团队坚持“问题不过夜、矛盾不上交”,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测量复核有争议,测量队立即二次上门;协议条款有疑问,律师顾问现场解答;搬家有困难,协调志愿者和车辆帮忙。这种“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也让群众看到了政府的诚意和效率,大大加快了协议签订进程。
主动担当 淬火锤炼真本领
“征迁工作千头万绪,政策法规盘根错节,群众诉求更是五花八门,开局那会儿,真像面对一团理不清的乱麻,处处碰壁。”回想起征迁工作初期的艰难局面,歧亭镇文化站站长秦军记忆犹新。正是在这“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这位在乡镇摸爬滚打数十载、经验丰富的“老基层”,没有选择退避,而是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征迁工作。
压力就是动力,恐慌催生成长。秦军迅速调整心态,将每一次与拆迁户的沟通都视为淬炼真金的熔炉。他白天奔走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耐心细致地讲解补偿政策、安置方案,不厌其烦地解答具体的疑虑——从房屋面积的丈量确认,到青苗补偿的精确计算,再到安置点位的选择考量。晚上,他则挑灯夜战,反复研读政策文件,梳理典型案例。 秦军深有感触地说,“解答他们的每一个疑问,都需要对政策法规的精准把握和对实际情况的透彻了解。这不仅是宣讲,更是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实战训练营’。”
民心为向 凝聚共建合力
“征迁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拿出实打实的行动,解决真真切切的问题。”歧亭镇党委副书记陈高峰感慨道,“看到一户户签下协议,乡亲们从最初的抵触、观望到后来的理解、支持,甚至主动配合,这就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大肯定。”
正是凭借这种务实笃行、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歧亭镇征迁团队将政策温度传递到每家每户,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最终实现了拆迁协议的全部签订,为合武高铁歧亭段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汪立)